辩护实务
-
“帮信罪”中主观明知的实践推定
辩护实务“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实践中突出的法律适用问题争议不断,特别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的主观明知认定方面更是如此。如实践中行为人出租、出售的信用卡被用于接收电信网络诈骗资金,但行为人并未实施代为转账、套现、取现等行为,或者未实施为配合他人转账、套现、取现而提供刷脸等验证服务的行为,能
2023-02-06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没有非法占有目的及诈骗故意不构成诈骗犯罪
辩护实务【案情】2018年开始,A以能承揽到项目为由,以与被害人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先后收取被害人B、C、D共计204万元款项,并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个人开支。另查明,A于2015年以首付151万元按揭343万元在长沙某地购有房产一栋。2019年A与E签订合同出售该房屋,后双方发生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解除合...
2023-02-11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刑事辩护律师在刑事案件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辩护实务辩护人(律师)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律师通过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
2023-02-21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浅析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辩护实务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以下简称掩隐罪)存在相似之处,但也并非全部竞合。就相似之处而言,两罪均系上游犯罪的帮助犯罪且无事前通谋、对于上游犯罪均是概括性的明知、均存在犯罪故意。但该两种犯罪也存在较大的区别。首先是行为人明知的内容不同。帮信罪是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
2023-02-27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出租、出售信用卡是否属于支付结算型帮助
辩护实务出租、出售信用卡是“断卡”行动开展以来实践中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最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帮信罪相关司法解释针对支付结算等特定类型的帮助行为规定了特殊的定罪量刑标准,而鉴于信用卡的支付结算功能及其在信息网络犯罪中的实际作用,实务中相当多的案例将出租、出售信用卡定性为支付结算型帮助,但
2023-03-02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提供信用卡并配合刷脸验证的行为定性及犯罪数额认定
辩护实务【案情】2022年2月,陈某明知上家(身份不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提供自己多个信用卡账户给上家用于接受资金,资金到账后,上家持陈某的手机(已绑定上述信用卡)操作转账,陈某则在旁边等候,其间配合对方提供刷脸、密码验证等服务,帮助上家转移犯罪资金。现已查明,陈某帮助上家转移资金共计人民
2023-03-10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从无性防卫能力鉴定结论看强奸罪的认定
辩护实务内容提要:无性防卫能力鉴定结论是侦查、审判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根据案件侦查或审理的需要,委托鉴定机构对女性被害人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及造成的后果的实质性理解能力所作出的科学鉴定结论。本文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有关无性防卫能力鉴定结论这种证据的认证着手,并通过案例分析论证该证据对强奸罪的定...
2018-08-31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作出疑罪从无裁判的证据审查和判断思路
辩护实务疑罪从无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该原则并非查明事实真相的手段,而是对法官裁判权的一种合理限制。与控方证明失败导致无罪判决不同,法官在纵观全案证据后,对于罪责等实体性问题仍然存在疑问时,疑罪从无原则约束其在证据不符合法定证明标准的情况下不得径行判决被告人有罪,因此,疑罪从无是一种指引、约...
2019-08-01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从19个无罪判例看贷款诈骗罪无罪裁判要旨及无罪辩点
辩护实务前言在刑法体系中,贷款诈骗罪规定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五节“金融诈骗罪”第193条;但在刑法学体系中,贷款诈骗罪同样是属于诈骗犯罪的范畴,其犯罪构成要件的相关要素,与诈骗罪、合同诈骗罪等诈骗类犯罪具有异曲同工之处。贷款诈骗罪的条文本身并不复杂,但在司法实务中,由于“法有限而...
2018-09-13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 -
从9份无罪判例看假冒注册商标罪有效无罪辩点
辩护实务随着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的不断强化,各种打假专项行动随之推出,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数量也水涨船高,其中“假冒注册商标罪”尤为突出。本文从9份公开的无罪案例入手,总结分析实务中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无罪辩点,以期为后续有效、精准辩护提供方向性指引。一、犯罪构成要件中的主观方面不符合(一)无罪辩点:被告人使用涉案...
2018-09-11 【辩护实务】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