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园地
未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怎么算?
2024-11-06 法学园地 乐清专业律师网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法律文件。劳动合同不仅是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性证据”,也是用人单位规范管理、避免法律风险的重要工具。
然而,一些用人单位由于种种原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还可能面临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一、没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两种情形员工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即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没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的期限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时,应依法在一个月内完成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如果未在规定时间内签订合同,则从用工开始满一个月起的次日起,用人单位需支付两倍工资。若一年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方视为已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两倍工资的最长支付期限为11个月,最长不超过11个月。
三、没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的计算基数
二倍工资是正常工资数额,不包含非常规性、非稳定性收入。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基于劳动者的月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考核工资、绩效工资等货币性收入,但不包括加班工资和非按月支付的专项奖金。对于业务提成和一次性奖金等没有固定支付周期的工资项目,不应计入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劳动报酬中计算二倍工资。在计算二倍工资时,需要扣除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的一倍工资。也就是说,用人单位需要另行支付一倍的工资作为二倍工资的差额部分。
四、没签劳动合同2倍工资的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2倍工资是基于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属于惩罚性赔偿性质,不属于劳动报酬范畴。2倍工资的主张适用一年的仲裁时效,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具体而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支付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从用人单位与其补订劳动合同之日或者视为双方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
五、补签劳动合同或者倒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2倍工资吗
“补签劳动合同”与“倒签劳动合同”的主要区别在于合同签订日期是否与实际日期一致。“倒签劳动合同”显示的签订日期是劳动关系成立初期的时间,而“补签劳动合同”则反映了当前签订的日期。前者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后者能证明签订合同的真正日期,有助于劳动者维护自己的权益。司法实践认为,“倒签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意不符,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被视为用人单位规避二倍工资的手段,因此应按照二倍工资处理。补签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差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法定期限内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差额;如果双方自愿同意补签未签合同的期限,或者已经就相关事项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实际履行,那么用人单位通常不需要支付二倍工资差额。
六、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其他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除了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外,还需要承担以下责任:
1、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将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赔偿责任:如果因为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用人单位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行政处罚:劳动行政部门可能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责令改正,如果逾期不改正,可能会被处以罚款。
4、劳动者可以要求终止劳动关系: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终止劳动关系,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二倍工资差额的立法目的主要是强化书面劳动合同的订立,督促用人单位同劳动者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倍工资支付的目的是对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作出的惩罚性赔偿,在适用该规定时应考虑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过程中是否遵守诚信原则,赔偿的受益人是否为善意的一方。用人单位在超过1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下,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还应考虑用人单位是否履行了诚信义务以及是否有劳动者拒绝签订合同等情况。
法学园地
首席推荐
- 周鹏飞律师
- 电话:18857788008
- QQ:653308433
- 专长领域: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 经济纠纷 离婚诉讼
- 执业证号:13303201410149773
- 执业机构:浙江驰明律师事务所
- 地址:乐清市清远路321号清远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