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工伤 > 劳动实务

用人单位可以扣除员工工资吗?

2025-01-02 劳动实务 乐清专业律师网

在劳动关系中,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得的报酬,然而,有时会出现用人单位扣除员工工资的情况。那么,用人单位究竟可不可以扣除员工工资呢?

一、用人单位不能随意扣除员工工资

根据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劳动者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不能以任何形式的“押金”“保证金”等名义扣发员工工资。若用人单位无故扣除员工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用人单位除了需要补足工资差额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扣除员工工资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还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二、特殊情形用人单位有权扣除员工工资

在某些特定的合法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可以对员工工资进行合理扣除的。,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是有权扣除员工工资的。但这一行为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否则就可能构成违法侵权。

1、因员工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如果员工因本人的过错,比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员工赔偿经济损失。此时,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 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依法代扣代缴的费用

用人单位依法代扣代缴的费用包括员工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这些费用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由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为扣除并缴纳给相关部门的。

3、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当法院判决或裁定要求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抚养费、赡养费等费用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予以代扣。

4、员工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经济处罚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向劳动者公示。如果规章制度中明确规定了某些违规行为将导致经济处罚,且扣除的金额合理、公平,那么用人单位可以按照规定对劳动者进工资扣除。但扣除后的工资仍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5、员工请事假可以不付期间工资

事假是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而请的假。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因此,员工在请事假期间,由于未提供劳动,公司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三、用人单位无故扣除员工工资如何维权

然而,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存在着违法扣除员工工资的现象。比如以莫须有的理由扣减工资、超过法定限度扣除工资、未按照法定程序扣除工资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当劳动者遭遇用人单位违法扣除工资的情况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若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计算方式为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在特定情况下,如员工过失导致公司重大经济损失,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相关法律规定,从员工工资中扣除部分作为赔偿。但此扣除必须遵循法律规定,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首席推荐

  • 周鹏飞律师
  • 电话:18857788008
  • QQ:653308433
  • 专长领域: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 经济纠纷 离婚诉讼
  • 执业证号:13303201410149773
  • 执业机构:浙江驰明律师事务所
  • 地址:乐清市清远路321号清远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