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园地

入职后签订劳务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2025-10-17 法学园地 乐清专业律师网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协议。劳动合同应包含九项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信息,劳动者姓名、住址及身份证号码等。这些必备条款是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对于用人单位特别是劳动者有重要影响。法律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稳定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权益,防止用人单位逃避义务。那么,员工入职后签订劳务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呢?

一、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劳动关系下,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下属单位,形成不平等的关系;而劳务关系则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双方为平等主体。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在于双方是否存在隶属关系以及是否对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的员工,具有隶属关系。劳务合同是民事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签订的协议,以提供劳务为内容。劳动合同中劳动者成为用人单位内部成员,服从用人单位的指挥管理,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中双方为独立的平等主体,不存在从属关系。劳务合同通常适用于提供一次性或特定项目服务的情形,双方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则建立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长期劳动关系,涉及工资、社保、福利等多方面的权益保障。

二、没签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一条款明确了对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的惩罚性措施。这一规定旨在督促用人单位认真缔约,保护劳动者权益。双倍工资的支付条件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这一时间段内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需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双倍工资的支付前提是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三、入职后签订劳务合同未签订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分析

关于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的规定,是为了提高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促进劳资双方权利义务的明确性。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不限于特定版本的劳动合同书或者文件名称,关键在于书面文件是否反映了双方就有法律约束力的主要劳动权利义务条款达成一致。《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等。在其他书面文件能够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前提下,员工以没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的要求一般得不到支持。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同类型,劳务合同不能代替劳动合同。如果签订了劳务合同(合同内容体现的是劳务关系的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实际上构成了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那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确实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如果入职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保留好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证据,以便在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否则,一旦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将面临支付双倍工资等法律责任。

法学园地

首席推荐

  • 周鹏飞律师
  • 电话:18857788008
  • QQ:653308433
  • 专长领域: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 经济纠纷 离婚诉讼
  • 执业证号:13303201410149773
  • 执业机构:浙江驰明律师事务所
  • 地址:乐清市清远路321号清远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