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劳动工伤 > 劳动实务
主动离职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2024-12-12 劳动实务 乐清专业律师网
在劳动就业领域,失业保险金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时期的经济支持。那么员工主动离职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
一般情况下,主动离职是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的。失业保险金的设立目的是为那些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劳动者提供帮助。主动离职,通常是指劳动者基于自身的意愿和决定,主动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劳动者自身选择了中断就业,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范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过错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等。
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即使是主动离职,也可能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机会。比如,劳动者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动离职是由于用人单位存在严重违反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导致劳动者不得不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这种情况需要劳动者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其离职的被迫性和必要性。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领取失业保险金,除了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条件外,还需要满足其他相关条件,如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等。
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离职意味着失业人员是自愿、主动地放弃了工作机会,这明显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条件。因此,主动离职的失业人员通常不能领取失业金。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导致劳动者被迫辞职,那么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离职可以视为“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上一篇: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有赔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