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园地
工伤期间被辞退怎么办?
2025-07-10 法学园地 乐清专业律师网
在劳动关系中,工伤是一个敏感且重要的话题。当员工在工伤期间遭遇辞退,这无疑给原本就处于困境中的员工雪上加霜。那么,工伤期间被辞退,员工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一、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原则上不能辞退员工
工伤期间员工享有特殊的法律保护。工伤员工在停工留薪期内,用人单位原则上是不能辞退员工的。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在这段时间内,员工享有法定的待遇和保障,用人单位辞退员工属于违法行为。法律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工伤员工的合法权益。员工在工伤期间,身体受到伤害,需要时间治疗和恢复,此时若失去工作,将面临经济和生活上的双重困境。如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在工伤期间辞退了员工,那么这一行为就构成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员工也可以要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与工伤员工的劳动关系。例如,员工在工伤期间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但用人单位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员工的违规行为,且解除程序必须合法合规。
二、工伤一至四级伤残,退出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
工伤员工在劳动能力鉴定后,如果被鉴定为一至四级伤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关系,而是要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并按照相关规定支付伤残津贴等费用。如果被鉴定为五至六级伤残,经员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如果被鉴定为七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员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三、工伤期间被辞退的应对策略
1、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是获取工伤保险待遇和赔偿的前提。员工在工伤期间被辞退后,应首先确保自己的工伤得到认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员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主张经济赔偿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有权主张双倍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按照员工在该公司工作的年限来确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的标准计算;工作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补偿金计算按员工应得工资,即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来计算。如果员工的月工资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按三倍数额支付经济补偿金,但支付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保留证据,备查备用
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这包括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决定书、医院的诊断证明、治疗记录、工资发放记录、与用人单位沟通的相关记录等,这些证据将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4、先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协商或者协商不成,再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以上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学园地
首席推荐
- 周鹏飞律师
- 电话:18857788008
- QQ:653308433
- 专长领域:交通事故 刑事辩护
- 经济纠纷 离婚诉讼
- 执业证号:13303201410149773
- 执业机构:浙江驰明律师事务所
- 地址:乐清市清远路321号清远大厦9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