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务
-
观点:关于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意见
劳动实务【最高人民法院审判业务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意见: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包括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者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对于用人单位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劳动者具有选择权: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
2023-02-27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超过一年劳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还能胜诉吗?
劳动实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劳动争议过了一
2023-03-14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入职前几年没缴纳社保,离职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并补缴吗?
劳动实务2007年年末,周某以第三方工程监理身份在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处开展监理工作,后正式入职公司从事工程总监工作。公司于2009年7月17日注册登记。2016年9月,公司开始为周某参保各项社会保险。2022年1月10日,周某通过EMS向公司寄送《被迫解除劳动关系通知书》,以公司克扣工资及未...
2023-03-16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签了劳动合同不给员工一份,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吗?
劳动实务正常情况下签完劳动合同后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但是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签完劳动合同后并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给员工,而是以需要存档、统一保管、办理社保手续等理由将劳动合同收回。签完劳动合同为什么不给员工一份呢?劳动合同是证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直接证据。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工伤事故等
2023-03-16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不想现在申请劳动仲裁,一年仲裁时效又快过了!怎么办?
劳动实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争议当事人一定要在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内申请劳动仲裁。否则,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也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果不想现在申请劳动仲裁,但是仲裁时效又快过了,该怎么办呢?一个劳动争议案例告诉你该怎
2023-03-17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工伤职工什么时候离职最好?
劳动实务发生工伤事故后,许多职工朋友会犹豫自己是否应该离职,何时离职,离职是否会影响工伤赔偿待遇?工伤员工作为特殊的劳动群体,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解除或终止,不仅受《劳动合同法》约束,同时也要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何时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要根据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确定的伤残等级区别对待。一、劳动能
2023-04-07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企业用工劳动法律实务之入职登记表
劳动实务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后用人单位未与之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支付劳动者双倍工资。劳动者入职时填写的入职登记表属于劳动合同的范畴吗?一般情况下,入职登记表只是劳动者入职时履行入职登记手续所填写的书面文件,并不是劳动合同。且入职登记表劳动者不持有,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持有。如果入职登记表的内容涵盖了劳动
2021-06-14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员工不同意调岗而提出离职,可以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吗?
劳动实务企业单方决定调岗,员工会感到自己的工作被轻易地变动,他们会产生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并对现在的工作产生否定。容易导致员工产生负面情绪,对工作产生影响,甚至还可能引发劳动纠纷的发生。那员工如果不同意调岗,从而提出离职,是否属于“被迫离职”,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针对这种情况,是否属于“被迫离职”要根据具
2023-04-10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用人单位扣押职工证件违法吗?扣押证件不还该怎么处理?
劳动实务用人单位扣押职工证件会给职工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身份证是证明个人身份和进行各种事务的重要证件。如果用人单位扣押职工的身份证,有时会使职工无法办理购买交通车票、飞机票、住宿登记等手续。此外,用人单位扣押职工证件将会大大降低劳职工对用人单位的信任,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纠纷,将导致更加紧张的劳动关系。那么用人
2023-04-10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 -
公司未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可以起诉要求补足保险待遇差额吗
劳动实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在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用人单位的社保缴费基数低于员工实际工资标准,致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领取金额与正常标准存
2023-04-04 【劳动实务】
阅读更多